这样的车费设计,令广州蒙羞——乘坐公交车往返广州火车南站有感
作者:张国祥
广州火车南站建成通车,可以说是我们南下新移民多年的期盼。南站投入试运行,我就很想一睹它的芳容,不巧当时正在北京。今年因南方课程居多,总算回到了广州。从回广州的第一天起,我就念叨去参观一下新客站,无奈晕车的夫人不作陪,便一直未能成行。她说哪一天回家时乘车就顺带参观了。加上手头的事也一直不断,这事就拖了下来。
今天一大早,夫人却主动安排我去一趟广州新客站,说是女儿五一回来,担心五一期间旅游出行人多返回的车票不好买,让我提前去买票。我说上午还有二篇文章要修改,下午才去。这下夫人急了:没事你总想去参观,有事让你去,你却不着急了。
二个月都等了,还在乎半天吗?
吃过午饭,小憩片刻之后,我就下楼坐上了开往广州南站的2路公交车。2路车是方便大石本地人的公交车,上车1元,全程也只收费2元,作为镇内交通工具,成为本镇人的首选。2路车几乎全部穿行在乡村公路上,经过九曲回转、四十分钟之后终于到达了广州南站站前马路的北边。司机很有礼貌地告诉最后一名乘客,也是唯一一位坐到终点的我:麻烦您自己走进去,我的车不能进站。
走下车来,雄伟的广州火车南站耸立在前方,而站前数万平方米的空地上仍然是三通一平的土地,除了主干道刚刚完工、清洁工正在打扫残余泥渣外,其间的人行小道仍然可能在规划图上等待施工。可以想见,广州南站为了赶在春运前试运行,建筑工人们经过了怎样的辛勤劳作,加班加点可能是家常便饭。
经过十多分钟的步行,我来到了售票1处,厅外工人们正在清洗外墙,厅内倒是干净整洁,诺大的售票处除了一名保安和一名工作人员坐在自动售票机旁之外,三十个售票窗口内空无一人。购票者也只有七八人。但我尝试几次自动购票不能成功之后(我带的旧钞有二张不能识别),工作人员指点我到南边的售票2处购买。
我从北边穿行整个广州南站候车主楼,来到南边的售票2处,终于发现人流稍稍多了起来,但与广州站相比,那只能用小巫见大巫来形容了:南站客流太少了。我不免为新客站的“钱途”担忧起来:如此雄伟的建筑、耗资巨大,何时才能收回成本呢?
同时,我又想到这漂亮的候车大厅、高效率的高速铁路,是不是有点像那些耗资建立了管理制度并进行了流程设计的企业,空有好看的“外壳”却无有效实施之核呢?
买好票之后,我改到南边的公交车站乘车,主要是想体验一下公交车是否方便。公交站比起我下车的地方,可以说是与高铁候车大厅零距离,而且沿途有风雨棚,步行三分钟即可,确实很方便。
乘坐公交时不方便却出现了。大石与钟村(广州南站所在地)相连,所有公交车均实行二元收费,但在这里却改变了规则;凡从广州南站上车的乘客,一律投币四元或五元(视公交车到达终点的全额而定),也就是说,即使你乘车到达最近的下一站也要购买四元或五元车票。可是你别以为这些公交车是通票制,乘客上车不分远近都买一样的票:这你就错了。如果你从广州老城方向来,那绝对是分段收费的,比如说从大石到南站一律二元。并且更有意思的是:车往广州老城方向离开南站之后也实行分段收费。如果你不明白,不能说普通大众没有智商,只能说规则的设计者太有“创意”!
这让我想起一个月前《广州日报》上的一则报道,乘客就是为了返回大石对投票四元(或五元)的规则不满,和司机爆发了冲突。司机也很无奈:这是公司的规定,你让我怎么办?记者报道此事的目的也无非是说这样的规则太不合乎逻辑!
余以小人之心度之:设计者大概是为了公交公司多创造收入吧:从火车站出来的客人如果没有本地人接站,那他大多就是普通人,选择乘坐公交的机会肯定很大,的士毕竟是少数人的选择,多收一元二元,初来乍到的人怎么会计较呢?小账怕长算,一人多二元、十人多二十元,日复一日,那该可以多收多少钱啊!
大家想想看,大凡机场周围、火车站旁边有哪一样商品不比别的地方卖得贵呢?依此类推,火车站旁边的公交车收费也应该比其它地方贵也就“顺理成章”了,可不是?
至于你说公交车的属性是什么,相信公交公司的制度设计者比我们普通人更清楚!大众不满意?管你大众满意干什么,只要设计者的顶头上司满意就行。说不定这一“创意”设计还获得了公交公司的创意奖都不可知呢。管你乘客满意不满意,有几个乘坐公交车的人有话语权?
如果设计者真的是如此思想,那我要说,这一“创意”不合民意、不合常理、不合逻辑、不合有关政策法规!而且有损广州国际大都市的形象:有哪一个大都市的公交收费会有如此离奇的“同段不同费”的收费规则?
如果实话实说,我认为这一“创意”收费设计,让本地人不满、让外地人受骗、令广州蒙羞!
回程车行市广路亦即一零五国道(避开了乡镇公路),只用了十几分钟我就回到了大石街区。毕竟多花了二元钱,效率还真是高了不少!
绕了一大圈,咱们还是把话说白了:为什么南站上车要一律按到终点的标准收费?不就是担心乘客买了首站的票结果却坐到终点占了便宜吗?设计者,你敢说我猜得不是?
在我们这个国度,大到国家,小到企业,订章立制,不都是为了防止少数人作弊,而把普通大众当成了坏人?
虽然古语云“众怒难犯”,可是愚蠢的管理者们却总是不断地犯着众怒!
由此观之,建设和谐社会,不论是以民为本,还是以人为本,管理者如果不能设身处地地替普通大众着想,真正践行起来,难啊!